亿万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亿万小说 > 太尉大人您消停点 > 第48章 君臣和睦

第48章 君臣和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烟絮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他正躺在柔软的被窝里。

这里好像不是客栈

有点眼熟……

“醒了,我让人给你弄些吃的,你想吃什么?”

时烟絮心下了然,这是帝王寝宫。

他并不饿,所以便拒绝了凌路尘的提议。

不过凌路尘像是没看到一样,“行先让人给你煮碗清粥,再过不久该用午膳了。”

这人是在天还未亮的时候被他抱回来的,粥也是早就煮好温着的,他没想到时烟絮能睡到现在。

时烟絮刚醒过来,有些上不来气不想说话,所以也并没有反驳他什么。

紧接着他的目光便被他头上的绸带所吸引,自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开始,他就已经格外老成。

京中男子有爱美者常戴金玉冠,以簪固之。

但凌路尘好像格外不喜簪,有时见他头上带了也会邹起眉。

“景佑为何不喜簪?”

内室除了他们两个并没有其他人,凌路尘用手试着粥的温度,觉得不烫了才喂给时烟絮。

时烟絮不伤不残,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喂自己,自己把碗接过来了。

“簪是利器,会伤人。”

“刀剑不也是利器吗?”

是,但是那时候谁又敢给他刀剑?

那已经是他登基第七年的时候了,江南十二州地方豪强、官员勾结一系列问题已经解决。

时烟絮在那之前常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往江南去,一走就是很久,也得亏当时的尚书左仆射能担起事。

江南一带极为富庶,但也很难解决,处理的时候甚至发生了叛乱。

他回京的时候,江南有了新的局势,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候。

那时候他有民心、有下属的支持又大权在握,不想他竟一封辞呈递了上来。

那时候凌路尘开始不明白他了,最一开始以为他喜欢权利他便封他为尚书令,以为他喜欢高位,甚至封太尉的圣旨都已经写好了。

凌路尘便想,这人的行径……

他是御史台口中的常客,看起来最规矩的人行的尽是不规矩之事。

让人去查,却得知他在江南给自己留了一块埋骨地。

凌路尘真的没多少在乎的人,那是最在乎的一个,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作。甚至特意到了解语楼去寻他,那时他在喝酒,问了却得知他就是不想活了。

凌路尘不满意这个答案,自己将人带回宫中关在寝宫里。

寝宫上下任何尖锐的东西都让人收了起来,桌角都包上了布。

那一日是他被关在寝宫的第四天,见到凌路尘过来便一直盯着他半点移不开眼。

凌路尘到床边想听他说什么,却被夺了簪子。

那簪子被他照着自己的心口去捅,幸好被凌路尘给拦住了。

自那以后凌路尘再不碰簪子。

“快些吃吧,吃完还要与你商量一些政事。”

时烟絮这才赶忙将粥吃了。

“授予仪式你想在什么时候举行?”

时烟絮清楚他说的是尚书令的授予仪式,这个位置是实打实的位高权重,给他不少人都有异议。

但经西北一事,凌路尘让中书省和门下省捏着鼻子认下来了。

尚书省中有不少官员也盯着这个位置,只是那位老大人终于拿到了批好的辞呈高高兴兴回了老家,六部尚书中除了明琉是刚上任的,其他那都是历经两三朝的老臣。

可惜他这令一下,资历最老权利最大最有可能上位的云尚书先认了,其他人即便不想认也不能如何。

可认了是明面上的事情,私下里会不会真得听他的便只能看他实力如何。

时烟絮也清楚这些事情,但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却又不得不与那些老家伙虚以委蛇。

授予仪式定在了三日后。

这几日倒是可以在家休息。

不想,刚出门就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云孤野。

或者说是起居郎。

云孤野好文采,是当初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只是他这份文采放在乱象初生的朝堂并没有什么用处。

最一开始受云起的庇佑,担任了吏部主事,之后靠着资历熬成了吏部员外郎。

凌路尘登基后为了拉拢云家将起居郎的位置给了他。

起居郎隶属门下省,主要职责就是记录皇帝言行、撰写起居注等。

云孤野小云孤闲两岁,性格方面却是天差地别,跳脱。

云孤野见他出来,便放下与宁全闲聊行过礼问道:“尚书令大人,在下这要怎么写?是写君臣和睦还是琴瑟和鸣啊?”

这实在没什么外人,时烟絮也不想装作威严庄重的模样:“起居郎一字一句皆能流传千古,后世我是乱臣贼子还是能者贤臣,起居郎都能定段,可当真是要谨言,莫给我留了个污名。”

“这好说,大人请我吃顿酒什么样的美名写不得?”

宁全站在一旁,也没有打扰他们。

最开始云孤野来的时候他也怀疑这人到底行不行,后来才发觉这人跟谁都一个样,但真下笔时却是谨慎的不能再谨慎。

他背后有整个云家,那是他的庇护伞也是他的软肋,他心里面在乎的人能牵动他手上的笔。

再说皇帝和尚书令有一腿,这风流韵事起居郎可管不着。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再加上今年新帝登基,正是开恩科的好时候。

满朝上下都忙疯了,其中最忙的便是尚书令时大人。

殿试定在了三月三,如今他不仅要熟悉尚书省大小事宜,还要与礼部、吏部等人商议题目和录取标准,协调六部事宜,同御史台的官员一同防止徇私舞弊。

待到殿试结束他要和皇帝及其他朝臣一同评卷定名次,订完后还要与吏部商议授官的事情,之后还要同吏部中书省门下省等一些人商议重建转运台和大理寺等事宜。

礼部尚书原本想给这突然多出来的小儿一些教训,却没想到这人以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让刑部拿了他的次子,又从历年的案例中寻到了手下人一时不尽心犯下的事。

迫不得已只能听从,后来那位……满身上下都是怨气,他怕过去之后变成靶子。

一把老骨头了,没必要像他那样闹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