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亿万小说 > 我在人声鼎沸里拥抱你(莎头) > 第16章 “那我祝你胜利”

第16章 “那我祝你胜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亚锦赛混双决赛,莎头对战昕雯。

比赛上场前,俩人之间那沉重的低气压扑面而来。

莎莎假装若无其事地低头看着训练录像,大头则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地挑着球。

寂静中只有小白球撞击桌面一声重过一声的声响。

像是少年在自我质疑中一次又一次被撕扯的心脏。

“大头,好好专注比赛,不要想太多。”事到如今,我也只能这样安慰他。

大头咧了咧嘴,自嘲一笑:“我有啥资格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莎莎她……”解释的话如鲠在喉,我却只能看着他俩干着急。

大头似乎也察觉出我的担心,抖了抖筐中挑好的球,嘴角带着一抹苦笑道:“没事笙姐,我会好好打这场收官之战的。”

“收…官?”

“嗯,也是对我们这两年多来的一个收尾了。”

“可你们哪怕以后不配了,至少还能做很好的朋友不是吗?”我不理解这俩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倔。

大头摇了摇头,“我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彼此毫无保留了。”

“不过——可能过去这两年,她也不是对我毫无保留吧。是我自己在一厢情愿罢了。”他又喃喃着补充了一句。

“这两年多你还不了解莎莎吗?”

大头深吸一口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也以为我了解她。”

“笙姐你还记得雅加达那次我输团体的时候,她安慰我说‘因为你是王楚钦’吗?”

“嗯,你说是她陪你度过了那最难熬的6个小时。”

“从那时候起,我真的把心窝子都掏给了她……”他盯着远处看录像的小莎,“我以为在她心里,至少我是有一席之地的。”

“你当然有。”我脱口而出。

大头笑着摇了摇头:“笙姐你错了。莎莎是个把集体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而如果整个团队和我只能选一个的话,我永远都会是被她第一个放弃的那个。”

我瞪大双眼,听着他完全出乎我意料的解释。

“所以雅加达那次,比起不希望我输球,她应该是…更不希望整个团队输吧。”

“难道…你不是因为莎莎承认了谣言,说她想和昕哥配,才生气的吗?”

少年诚挚的眼神中带着破碎的悲伤望向我。

“笙姐,我对孙颖莎的了解并不比任何人少。”

每个字都像陨石狠狠砸向了我的心脏表面,击碎了那些看似结痂的伤口。

原来,有些谎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误解和离散。

因为爱你的人,会透过谎言本身来爱你。

“那你和她闹别扭的真正理由是?”

“也许是因为,她支持的王楚钦,只是她的搭档王楚钦,只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王楚钦。”

“你是希望……”

“嗯。我希望她站在我身边,只是因为王楚钦这个人。哪怕有天我不是她的搭档了,甚至我不打乒乓球了,她也毫不犹豫地愿意站在我身边。”

“你怎么知道莎莎不是后者呢?”我的眼眶隐隐升温。

“因为我觉得我在她心里,还不足以成为那样一个人。”

小王很真诚,真诚到愿意剖开自尊站在我面前。

可他同样也很内耗,内耗到在他和莎莎的感情里,他宁愿把自己放在莎莎的最末选项。

志愿者来引导运动员上场,他也收起那些积压在心的情愫。

“笙姐,尽管今天的大多数观众,应该都是来给昕哥枣姐加油的,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给我们加加油。”

“你放心,我会的。”我用力点点头,“你也要带着我们小莎好好享受比赛。”

“我会尽我所能……”他欲言又止,看向远处准备好上场的女孩。

随后,他挥了挥握拍的左手,毅然决然留下一句——

“尽我所能留在她身边。”

-

不过,在竞技体育里,事与愿违也是一种常态。

就像俩人再努力也没能力挽狂澜,就像莎莎和大头最终还是拆了队。

亚锦赛回来没几天,众人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国庆期间的瑞典公开赛中。

前段时间,大头因为拆队的事在教练组闹得沸沸扬扬,所以这次瑞公混双只报名了昕雯和圆满两对混双组合。

“真不知道教练组在想什么,枣姐这不是能打吗,干嘛非得给大头和孙颖莎拆了?”刚到瑞典就被拉去做场地适应训练的高远满脸幽怨。

“你是想问为啥把枣姐换成王曼昱给大头配吧?”站在一旁等大头拉伸的柳丁一语中的。

“这…也很奇怪啊。”高远带着小心思被戳中的尴尬挠了挠头,“该不会纯粹是因为怕他俩谈吧?”

柳丁故作沉思状,扶额道:“啧,换个角度想,说不定他们还担心你和你家那谁谈,所以顺道儿给你俩也拆了。”

确实是个让高远百口莫辩的清奇角度。

“是吧,一箭双雕,这群老头儿可精了!”柳丁越说越觉得合理。

不过,没了混双,大头这次倒是罕见地不需要兼项。

没有过多的体能消耗,加上前段时间被“拆家”积累的一肚子怒气,都成为了大头在此次瑞公上势如破竹的催化剂。

他一路4:0横扫张本智和、赵子豪、大胖和高远,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公开赛单打冠军。

而莎莎这次却似乎少了点运气,2:4败给了势头正盛的伊藤美诚。

单打决赛颁奖那天,我陪着莎莎坐在看台,看着少年意气风发地举起捧花,登上那个他第一次站上的领奖台。

嘈杂欢呼的人群里,身旁的少女沉默着鼓了很久掌,最干净的眼神里蕴含着最纯粹的祝福。

“如果王楚钦不是左手将,他就不用被禁锢在双打里了,说不定会更早站到那里吧。”身边有粉丝感慨。

莎莎鼓掌的双手微微停滞,嘴角勾起一抹苦涩。

她侧身挪到我耳边,轻声问:“笙姐,你说大头有没有后悔过?”

耳畔她呼出的热气却让我的全身感到密密麻麻的刺痛。

我问她:“他会后悔什么呢?”

小莎低头看向自己的右手手掌,那上面老茧满布新茧横生,外人看来触目惊心,而大头却曾和莎莎说那都是“勋章”。

“后悔自己是个左手,后悔当初答应刘指导和我配混双。”

我给不了她答案,这是个只有领奖台上的少年才能回答的问题。

而彼时的他,不知是因为第一次登台的生疏,还是因为镁光灯的刺眼,竟带着些落寞的怅然若失,望向了我身边。

我知道他看到她了,他总是能在人群里第一时间找到她。

所以王楚钦,你会后悔吗?

后悔在最怀疑自己的时候,有个小女孩只用了6个小时把你拉出泥潭?

后悔在女孩单打最低谷的时候,带着她绕着大大小小的混双领奖台走过了一圈又一圈?

后悔相互依靠着飞往这世界最远的城市,浓墨重彩地为彼此的18岁掀起一场青春风暴?

又或者,后悔自己曾说出那句“混双只和孙颖莎”呢?

“莎莎,我不知道他的答案。”这一连串的问题意外没能搅乱我的思绪,反而却让我异常清醒。

“但有一点我能确定,”我示意她抬头看领奖台,毕竟那炽热的目光本就不该落空。

“我能确定,如果此刻的人声鼎沸里,站在他身边的人是你,无论是以搭档还是以队友的身份,他都会很高兴。”

莎莎会心一笑,“笙姐,你放心。我会和他在那里相见的,无论是以什么身份,无论还要等多久。”

其实,莎莎不知道的是,几年后,在一次未公开的单人采访中,一位外国记者曾问过大头一个同样的问题。

“王楚钦,如果人生有选择权利的话,你还会选择左手吗?”

大头带着东北人特有的松弛和欠劲儿回复:“人生没有如果。”

“那你觉得左手是你的枷锁吗?”

“它不是。”这一次,大头倒是回答得正经且毫不犹豫。

“为什么呢?”

“因为它找到了这世界上和它最适配的右手。”

*

瑞典公开赛完赛后,德公赛程接踵而至。

因为混双比赛率先进行,大头和莎莎都必须争分夺秒和新搭档磨合混双。

而这个过程对他俩来说,无疑要比拆队本身更折磨。

毕竟,拆队只是对二人关系的果断处决。

而和各自新搭档的磨合,却是一场对俩人信任的漫长凌迟。

“孙颖莎。”来德国第一天混双下训后,大头叫住了莎莎。

莎莎和我都感到意外。莎莎大概没想到他会在冷战期主动说话,而我则意外于,他叫的是莎莎全名。

“我听昕哥说,你把我们那套手势体系都教给他了?”

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那隐忍的委屈早已快要爆发。

“嗯。”莎莎瞥了他一眼,快速转过头去,“反正以后咱俩也不配了,总不能浪费它。”

“对你来说,这套体系和谁一起用都一样呗?”

“是。”少女的回答清晰明确,可我却注意到了那个颤抖的尾音。

“所以,哪怕我和王曼昱针对你的弱点进行训练,你也一点都不介意是吗?”

大头开始和莎莎赌气,而赌气的话总是格外伤人。

莎莎抿了抿唇,嘴角挤出笑意倔强扭头,回道:“怎么会呢,合理研究对手有什么错?”

反问的话带着无可挑剔的冰冷,男孩却在看到女孩眼睛的瞬间就失了气焰。

他麻木地后退两步,带着挑衅点头苦笑道:“得,那我们就比比看,我和你,谁更了解对方。”

谁更了解对方,谁就能在这场博弈中,摁着对方的伤口碾压。

莎莎静静地凝视着他,那一眼深得剜心刻骨,带着再也难以自抑的难过和斥责。

“那我祝你胜利。”

她丢下六个字,转身离去。

大头愣在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

“笙姐,我又惹她生气了,是不是?”他问我。

“其实你也清楚,如果昕哥想用那套体系,莎莎不可能不教他。”

“我知道,可我就是不想让她这么轻易地把它分享给别人。”

“你凭什么认为,莎莎向另一个人交出这套体系的时候,她的难过就比你少呢?”

大头有些丧气地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了,我好像总是想向她求证些什么,以此证明,我们之前的一切都只为我俩所私有。”

“因为你喜欢她。”

少年瞳孔震颤,讶异于我的直白。

“因为你喜欢她,而喜欢本身就是自私的,所以你希望那些曾经只属于你俩的秘密,对她而言也同样珍贵。”

少年没有否认,只是依旧局囿于不舍的情绪,“那可是…我俩用了整整两年打磨出来的盾,它陪我俩打过不少胜仗呢。”

“可当它被完成的那一刻,你应该也明白,有天你俩站在球台两侧的时候,它终究会变成长而尖锐的矛,无可避免地刺向你们彼此。”

“不。笙姐你错了。”

这次,他倒是异常坚定地摇了摇头。

“一,我从来没想过莎莎会站在球台另一侧。”

“二,至少对我而言,这把矛,永远只会指向我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