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学以后,学校又变得热闹了很多;
吃完午饭,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放空一下我自己,午觉这个东西对于初三的人来说就是个摆设,也是个奢侈的东西,只是我觉得累,需要休息一下;
看着李丹丹在窗前奋笔疾书的样子,突然之间好像一副画面,特别温暖且励志,不知道很多年以后,我们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说说笑笑;
人生是一段旅程,相遇又分开,友情这个东西不知道保质期是多久,甚至我在15岁的年纪,对所谓友情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就只是刚好同班,刚好一个宿舍,刚好能玩在一起,分班的时候又刚好在一起,现在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一起努力,
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友情,甚至我在想,如果我们没有分到同一个班级,是不是早已经形同陌路了;
以后也一样,如果能上同一个高中,也不会在同一个班级,她会认识新同学,我也一样,偶尔再见或许能打个招呼,不知道会不会尴尬,突然竟觉得有些伤感;
大概是做完了,她伸了个懒腰,回头见我盯着她看,有些不好意思,问我看啥;
我说我觉得你像一幅画;
她双手捧着脸,挤出一个很刻意的微笑,像蒙娜丽莎吗?
我心中美好的画面顿时四分五裂,好像一切突然间又恢复了正常;
我转移话题说:我发现你现在对数学好像很有兴趣;
她笑嘻嘻地回答,对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很喜欢,好奇怪,以前上课就头痛的科目,有一天我也会为之着迷,这大概就是数学的魅力吧;
我心想,这不是数学的魅力,这是知识的魅力,不仅仅是数学,其他科目也一样,一旦喜欢,就会痴迷,其实也不仅仅是知识,万事万物都一样;
你都会了吗?我问她
不会啊,很多都不懂,但还是喜欢,想去弄懂它,有种,嗯,怎么说呢!
征服的感觉是不是,我接过她的话;
对啊对啊,她突然兴奋,就是那种感觉,就是遇到不懂的我就很想弄懂它,花多少时间都无所谓的那种;
我突然很佩服她,我好想像没有那种征服欲,没有那种迎难而上的探索的精神,我对数学,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任然没有得到任何汇报,且完全止步不前的情况下,我的想法是放弃,甚至不知道数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虽然我行动上依然在努力,可是心里总是很消极,所以思想上也很懈怠,有时候碰到一点困难就想跳过,就这样吧,我总觉得我永远都学不好数学,抱着这种心态,3年后的高考,我的数学成绩一样的一塌糊涂;
她兴奋不过几秒钟,就突然开始泄气,有气无力地说道:要是没有英语就好了;
这句话让我突然释怀,也很不解,按道理她的英语成绩比数学好,应该更喜欢英语才对;
她说我的想法不对:英语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很多东西很固定,好像没有变化,自然好像也没什么乐趣,我学习英语是非常被动的,一方面是为了考高中努力,另一方面则是我太害怕王老师了,不得不努力,要不然我就得受惩罚,想想都很恐怖;、
你看,人居然在很恐惧的情况下还能学得很好,她说英语我好像不理解,但是说王老师我就理解了;
一个中考就把我折磨得面目全非,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难关;
我经常会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就好像站在刺眼的阳光下,抬头看天空的那种眩晕,然后一睁开眼,时间就跳转到下一个阶段,或者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周围都换了景象;
时间就是在我这种恍惚的感觉中流逝的,
我有时候很喜欢从指缝中去看天空,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但是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虽然换了座位,我还是喜欢伸长脖子看向窗外,大概是看得有点久了;
游之行伸手在我面前晃了晃,干啥呢?
我回过神,撑着下巴说:满打满算,离中考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了;
所以呢?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你说会不会都有一个瓶颈期,就是我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停止;
怎么突然多愁善感的,你一说,我都莫名开始心慌;
你数理化那么好,语文英语也不错,你都已经一只脚踏进一中,两只脚踏进二中的人了,你心慌什么?
我英语36分,你管这叫不错?
啊,我有些惊讶,你才36分?我以为你起码70分应该有的;
希望下次吧;
我以为经过王老师一个学期的训练,我们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我突然又开始怀疑天赋这个东西,就好像我的数学成绩一样,游之行的英语会不会也是这样;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李老师的声音让我一下子集中精力;
听说我们班有同学去了大城市,同学们的假期生活都很丰富啊;
程洁夙,给同学们讲讲呗,去了首都北京,都去了那些地方,有什么感受?
北京这两个词好像有种魔力,能瞬间吸引人,也是想不到我们班居然有人去了北京;
程洁夙在讲台上,满脸的骄傲,配上她那可爱的长相,真是让人喜欢;我和我爸妈去了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圆明园,还去了长城,也去了海洋馆......
长城是不是真的很长;
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提问;
很长,一眼望不到头......
哇,教室瞬间就炸开了锅;
圆明园大不大...你是坐飞机去的吗?
年少的人并不知道什么事嫉妒,只是眼里都是羡慕;
程洁夙温柔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然后拿起书包说:我拍了照片;
哇,同学们的热情又到了一个新高度,纷纷围了过去,我也不例外;
我看到照片上的她每一张都笑得很灿烂,每一张都有爸妈在身边,我看到了长城,是真的长,也看到了被烧毁的圆明园,除了电视,也是第一次在照片上看到飞机的样子......
我在羡慕又高兴的同时也有瞬间的失落感,真的就是一瞬间,快得我都来不及反应,然后我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也要去北京,去看长城。
下了课,我还是没忍住,去找了程洁夙,看了她拍的那些照片,我眼里要溢出来的羡慕应该非常明显,想起自己准备好了很久的话语,那些想象中炫耀的画面,都烟消云散了,我书包里的照片,可能就只能待在书包里了;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北京到底意味着什么,就只知道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对我来说只是书本上的一张图片;
我当然也很难理解,在初三这个分秒必争的时刻,她们居然利用假期去旅游,我以为都像我一样,每天在题海里挣扎,我突然忘了她是年级前十名,根本不需要像我一样从头开始学,她们这种人,其实可以旅游学习两不误;
长大了我才知道,北京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首都,她那个假期也不仅仅是去北京旅游了一趟,她在那么小的年纪,那么落后的地方,在哪个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在那个我们村还有好些人吃不饱饭的年代,她就已经可以自由的去了一趟我们很多人心中未来梦想的地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用一个很高大上的话说叫见过世面了;
我一直以为我跟这个班的人是在同一条线上,后来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同班同学而已,阶层不同,未来也不同,过了初三,又会形成一条分水岭,走向不同的地方;
你假期过得怎么样,大概是察觉到我有些失落,程洁夙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在不知道她去了北京之前,我大概会很骄傲地说出来,可是此刻,我却并没有欣喜的感觉;
我去了省城,去看了动物园,我淡淡地回答;
没想到几个同学都羡慕地围了过来,用惊喜的声音问道,你去看了动物园啊,有狮子吗?有老虎吗?我一直想去看,但是都没去;
有狮子和老虎,还有熊,这一刻,我消失的虚荣感又回来了,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有同学说:真羡慕你们,可以去大城市,我长这么大,县城都还没去过呢?
你有照片吗?
有啊,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从包里拿出照片给她们看,
照片上的人是你爸妈吗?
不是,是我叔叔和婶婶;
在这种欢乐的氛围感里,我一度忘记了我之前所有压抑的情绪,好像那些糟糕的情绪都已经释放出去了,也忘记了那些以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仇恨和委屈还有屈辱;
好像前不久,我还想离开这个世界,并且付出了行动,但是我又好像深爱着这种世界,从未改变;
只是稍微闲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外公,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这一道疤,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愈合;
在我21岁的时候,我也去了一趟北京,看到了同学照片中的天安门,也去了圆明园,登上了长城,还去了海洋馆,拿着学生证,门票半价,那个时候流行□□,很多人都会好看的照片,生活中的日常分享到空间里面去,我依旧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可是却没有了当初那种想迫切让全世界知道的心情,平静得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于是我把照片上传到了空间,设置了成了私密照片,很多照片就算没有设置成自己可见,也都设置了密码,再后来我的空间不对任何人开放;
年少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好像学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