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亿万小说 > 荒唐天子 > 第31章 战神,您一路走好

第31章 战神,您一路走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厚照落水事件,成为了千古之谜,没有人确切地知道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只有天知道。

随后,在一众大臣和军队的保护下,朱厚照的銮驾从江苏一路北上,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抵达了京郊的通州。

回想一下,当初南征的时候,四个月才走到保定,现在一个月就跨越了数省,可见朱厚照同学的身体如何。

抵达通州,朱厚照强撑着身体,处置了朱宸濠叛逆一案,并以迅雷之势逮捕了在京城与朱宸濠有所勾结的陆宪、太监商忠等人,并在十二月下旨处死宁王朱宸濠。

他深知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决不能让宁王朱宸濠的余党颠覆政权。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十日,朱厚照终于抵达了北京。

彼时的他,已经是强弩之末。

即便如此,朱厚照依然是大明的皇帝,他有着自己的使命。

十二月十三日,朱厚照带着萎靡的身体,强行前往天坛祭祀天地,以祈求老天的原谅。

他知道,这短暂的一生,做了太多的荒唐事,而正是这些荒唐事,给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只不过,老天不再给他机会。

祭祀天地的时候,朱厚照突然吐血晕倒。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

大明帝国还没有储君,如果皇帝有任何不测,这个国家怎么办?

北方的游牧民族早就虎视眈眈,海外诸国也在不断挑衅,如先前提过的爪哇国,踢球输不起的葡萄牙国和西班牙国,还有那弹丸之地的倭国等等,都在等着这头东方雄狮生一场大病。

随后,朱厚照便住进了豪华ICU——豹房。

在豹房养病的日子,朱厚照虽然身体抱恙,但思维依旧清醒。

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

年少时,父母恩养,视他为掌上明珠,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进行教育,给了他所有的爱。

成年后,朱厚照独掌大权,翻覆之间就灭掉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刘瑾,筹谋当中打败了一生劲敌——鞑靼小王子,面对宗族的叛乱也丝毫不慌。

他对自己是满意的,但不满意的就是没能留下一个子嗣,不知道自己大限之后,谁来主持这偌大的一个国家。

是啊,或许是该留个后!朱厚照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刘彩儿这么多年也没能怀上,看来是指望不到了。

朱厚照不敢把“续后”的想法告诉任何人,起码不敢告诉一个正常人。

他能相信的,只有太监张永了。

在张永的安排下,一名宫女被带到了豹房。这名宫女,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但确实是她,陪着朱厚照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她叫王满堂,原本是浣衣局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宫女,勤劳、善良、能吃苦,这些朴素的品质在那个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张永是懂朱厚照的,所以王满堂来了。

朱厚照每天强撑着身子,意念合一,只为将毕生精华全都传递给下一代。

可惜,他没有成功。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他没有时间了,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也曾有官员提议,在宗室中寻找一位德才兼备的翘楚作为储君,但朱厚照拒绝了。

他表示,“朕疾殆不可为矣,尔等与张锐可召司礼监官来,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其与内阁辅臣议处之。前此事皆由朕而误,非汝众人所能与也。”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悟了,只是为时晚矣。

朱厚照差不多耗费了一辈子的时光,想要挣脱紫禁城的束缚,跟文臣们对着干,和传统礼仪、帝王的规矩、大明的祖制争斗了一辈子,可最后他还是妥协了。

但是,他虽然重用宦官,却没残害过忠良,他虽不信任文官,可也不会去干扰文官正常做事。

他不乐意在宫里待着,就爱到处瞎逛,不过所有的国家大事,并没因为他贪玩而耽误过一天。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朱厚照驾崩于豹房,年仅三十岁。

这短暂的三十年,是朱厚照的一生。

政治上,朱厚照提拔宦官来压制内阁,并自己创造了新的统治模式——豹房政治。他在豹房并非只顾享乐、不问朝政,而是将其作为自己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豹房公廨”实际上是正德年间的“第二朝廷”。豹房的决策是代表朱厚照的最高决策,这一点超过了外廷。豹房模式的出现,使得朱厚照成功摆脱了外廷朝臣们对他的干涉,又控制了外廷朝臣不得独自行使权力,把一切权力都揽归自己的手中。

经济上,朱厚照一改先前的海禁政策,对“贡使”的附带物品实行抽分制,即征收20%的交易税,不仅扩大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刺激了私人贸易的活跃,从此“番舶不绝于海澳,蛮夷杂沓于州城”,中国海商也更大规模地出海贸易。

文化上,朱厚照下令对《大明会典》稿本进行校对后进行刊刻,并亲自作序,于正德六年正式颁行于世。即便他贪玩好耍,却对文化十分推崇,王阳明、唐伯虎等文化名人,在彼时时空,使得其思想能够活跃,并流传于后世。

军事上,朱厚照改变了“边军不能入京”的祖制,指示京营军和宣府的边军要互相对调,以便交换操练和驻守,调宣府、延绥、大同、辽东等四镇边军六千五百人进京,并在豹房设置东西两官厅。除了被朱厚照称为“外四家”的四镇边军外,还有旧有的“侍卫上直军”(包括“锦衣卫”在内的御林军,加在一起约有万人上下)和太监们组成的“内操军”(大约一二千人)。这三支队伍是朱厚照直接掌握的武装,也是豹房政治的实力基础。

对外关系上,朱厚照表现出不亚于太祖太宗时期的魄力。正德时期,面对鞑靼的连年犯边,朱厚照忍无可忍,在正德十二年御驾亲征,并在应州与鞑靼交战,使得鞑靼小王子战后饮恨而亡;对女真,朱厚照采取怀柔政策,并派兵部右侍郎石玠前往抚谕,结果祝孔革“听抚入贡”,明廷准其免勘,允其袭指挥佥事之职;对哈密和吐鲁番,朱厚照派彭泽总督甘肃军务,抵御土鲁番;对葡萄牙,朱厚照果断驱逐不怀好意的葡萄牙人,但仍然与善意的葡萄牙人打成一片。

后世对朱厚照同学的评价,多有不公,有人说他荒淫无道,有人说他不学无术。但是,却忽略了,朱厚照任用杨廷和、靳贵、王阳明、李东阳等贤臣。

他热爱文学,《尧山堂外纪》记载了他赐绝句12首;他喜爱音乐,天赋极高,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写道“武宗深谙音律”的夸赞;他还爱好书法、绘画,但由于后代之人贬低,作品少有遗留,现山西应县木塔之上的“天下奇观”四字便是朱厚照同学所书,书法遒劲有力,可谓上品;他语言天赋极高,精通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蒙古语、阿拉伯语、吐蕃语、波斯语以及梵语等,请问古来有几位君王能与之相比?

在笔者看来,朱厚照睿智聪明,具备极为宽阔的视野与格局,对当时能够接触的所有异域文化,保持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学习精神,并在他的治理下,真正包容他们。他多才多艺,文学造诣、书画功底、音乐才能、语言能力,超越了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在历代帝王群中也是少有。他的文臣以及后世的史官们,很难理解这位多才多艺的少年天子很多怪异行为,导致《明武宗实录》及《明史》中记载的明武宗,涂抹了多层儒家史观的哈哈镜、奇葩、怪诞,又那么不真实。

朱厚照的一生,都在战斗,与宗室宦官战斗,与文臣乖吏战斗,与世俗礼教战斗。

所以,我愿称他一声——大明战神。

战神,您一路走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